烟台心理咨询

专业咨询师为您的健康生活导航

电话 咨询热线: 13455519982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栏目:

首页 心灵绿洲

有一种影响关系的障碍叫“应该”

01 整天不满意型自虐狂

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他总是对生活不满意,对别人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你很难看到他脸上有愉悦幸福的光芒,大多数时候他的脸都拧成一个苦瓜的样子,或者唉声叹气,或者横眉怒目,不是在指责别人的路上,就是在自责自己的路上。对了,他们还有一种明显的特征就是爱抱怨,不停诉苦,觉得:


“为什么我这么不好?”

“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我想要的样子?”

“为什么我娶了一个这样的老婆?”

“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差劲?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就不呢?”

“为什么老天爷要这样对我,让我活的这么苦?”

…….


如果你能仔细感受他们语言背后的需求,会发现其实他们就是想说一句话:我应该比现在更好。


这个应该包含了:


”我应该有更好的我,

我应该有更好的爱人。

我应该有更好的孩子。

我应该有更好的工作”

……..


我有一个来访者,英语4级不过抱怨为什么不让他过4级,4级过了之后抱怨雅思为什么没考到7,雅思考到7之后抱怨男朋友一点也不好,家里没钱以后怎么生活,和男朋友分手后抱怨找对象好难…….


有的家长孩子这个问题好了,又找出那个问题,孩子上进了抱怨孩子花钱多,孩子省钱了又抱怨孩子整天待在家里不外出参加活动,孩子吃多了抱怨孩子会长胖,一点自觉性都没有,孩子少吃又抱怨孩子为了减肥,连健康都不顾。



这种来访者见多了之后,我觉得可以把他们统一归到一类里叫:整天不满意型自虐狂。


总之就是不能让自己好过,进而不能让别人好过。


总之就是不能让自己满意,进而也无法对别人满意。


总之就是要处在让自己不满意佷痛苦的自虐状态里。


唉,为什么事情/人不是我想的应该的那个样子啊。




02 追求“应该”就是追求失望和愤怒


一个活在应该规则里的人,大概率他的情感体验都是失望,我们都知道生活没法围着任何一个人的意愿转,当我们用应该去要求自己,要求外界,要求他人时,会大概率遭遇失望。


或者说当我们在追求应该的时候,就是在追求失望,追求愤怒。


我的一个家庭咨询的来访者一家,爸爸总是在表达对孩子的不满,这不好,那不好,在爸爸在这样表达的时候,孩子耷拉着脑袋,眼神低垂,充满羞耻,两手不停的绞来绞去,然而爸爸似乎看不到孩子的尴尬和难堪,越说越起劲,越说越大声,越说越严厉,似乎孩子的表现更加验证了他的观点:这孩子不该这个样子,他应该那个样子。


作为咨询师,我在一边听的浑身难受,一方面佷心疼这个孩子,一方面对爸爸升起越来越多的愤怒。


难道他就感受不到这个孩子的痛苦吗?


这孩子跟他想象中的万能孩子比,是不行,那该怎么办呢?


似乎这个爸爸也根本想不到这后面,他只是在不停表达你不行,你不是个好孩子,怎么生了你这么个孩子——为什么你就不能达到我的要求,然后我佷失望很愤怒,所以我就要指责你。


我们都看出来了,孩子只不过是个替罪羊,其实就算再换100个孩子,这个爸爸还是会失望,因为不可能会存在一个孩子满足我们全部的渴望和想象,所以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爸爸他本身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幻想。


他认为自己的这些期望和幻想应该被满足,而且应该被很容易的满足,而且满足的责任在于他人,在于环境。


也就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你得表现的跟我想象的一样,如果不一样,你就是一个很差劲的孩子,我就要指责你。


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孩子他的自我要围绕父母的要求构建,围绕父母画在空中的理想孩子的形象构建,而没法围绕自己现实中的样子,这样就制造了这样一种差距: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总是不一致,尤其是当理想自我是完美的时候,一个人就会长久的感受到我不够好,世界不够好,他人不够好。


果然,跟这个爸爸深入咨询,就会发现他对待自己也会是像对待儿子一样,充满不满,而他小时候,他的爸爸,爷爷也是像他今天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的。


似乎这个家族一直在用一种理想化的完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后代和孩子,用我一个来访者的话说,如果我是一棵树的话,似乎他们希望我一生下来就是一颗笔直的茂盛的白杨,而他们既不给我施肥也不给我浇水,他们对待我的只是:如果我不是一颗笔直的茂盛的白杨,他们就骂我责怪我。认为我对不起他。


对别人要求完美就是在试图虐待别人,对自己要求完美就是在虐待自己。



而这,并不是爱。


爱绝不要求完美。虽然他们总是为这冠名一万个为你好。


如果有人跟你说:“我希望你更加完美啊,我都是为你好才总是指出你的问题。”


你可以一个字回过去了:“滚!”


03 活在“应该”思维里的人看不见人



上文案例中的爸爸对自己的孩子根本一无所知,他所看到的只是现实的孩子跟他想象中的孩子对比所产生的差距,他既不关心这个孩子的感受,也不关心这个孩子需要什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


他能看见的只是:为什么你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为什么你不能达到我的要求,满足我的想象。


为什么你不按照什么什么要求来。



处在这种心理发展水平上的人其实还没法和别人建立真实的关系,建立的只是他们自己和他们的想象的关系,他会把想象投射到跟他打交道的人身上,然后因为这个投射的失败而不停的愤怒和失望。


他们意识不到需要为这种投射失败负责任的人是他自己,没有一个人可以按照别人的想象活着,或者按照别人的要求活着,这意味着要牺牲掉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去做一个满足别人的工具。


然而孩子是不能分辨这些的,所以很多从小在这种养育模式下长大的人,他们就牺牲掉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去做一个满足父母需要的工具,这就是很多人会把自己工具化对待的原因:他们不会爱自己,只会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只关心自己的产出和成绩,做不到的时候就攻击自己,从来不会理解自己。


把自己工具化的人也一定会把别人工具化,工具化的特点就是他们压抑和回避了自己作为人的真实感受,他们生活在达不到要求所带来的恐惧和焦虑里,根源在于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害怕会被父母抛弃的不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被抛弃的感觉大约就等于死的感觉。


工具的背后是我们在为一个要求服务:这个要求可能是完美,可能是超越所有的人,可能是不可置辩的道德教条,可能是一些其它莫名其妙的死规则。


我们之所以为这些要求不顾一切,牺牲自己,是因为这些要求代表着父母的爱,达到要求代表着我可以得到父母的爱,我没有问题,我不会被抛弃,我是好孩子。


当要求被凌驾在关系之上,他是在要求一个人承担另一个人无法承担的部分,爸爸要求孩子承担自己理想化不破灭,从而可以自我认同的部分,老公指责妻子不够完美,是希望妻子可以承担他自我承担不了的部分:我不够好,我不认同自己,我很痛恨我自己。如果你能承担我这些恨,我就不会再怪自己了。


爱恨不能整合,意味着内部的分裂,好的我和不够好的我没法整合,所以要把不够好的我分裂出去,扔到别人身上,用别人不够好的方式来欺骗自己说似乎我是好的,我是完美的。问题不在我这里。


那么,焦虑和恐惧的就成了别人,我就轻松多了。


在一个家庭系统里,经常会上演这样的投射及认同,所以家庭里经常出现替罪羊。那个出问题的人不一定是那个有问题的、制造问题的人。


04 走出“应该”思维从不回避自己的恐惧开始



应该思维的人经常表现出的情绪是愤怒,但其实愤怒是一种二级情绪,这意味着在愤怒之前还有一种情绪,愤怒是从这种情绪转化而来的防御性的情绪,如果应该的人或者爱指责的人能更加诚实和细腻的感受自己,他们可能会感受到这种情绪可能是恐惧或不安全。


如上文所述,早年在要求之下围绕父母的感受去构建自我的人,他们的安全感是建立在满足父母的要求之上的,如果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就意味着可能会被抛弃或者不被爱,这种恐惧对于孩子来说不亚于死亡。


就像我的一个“整天不满意型受虐狂”来访者叙述的那样,如果他对自己满意了,他会感到不安,总觉得会有不好的事发生,没法安心的享受生活,虽然整天对自己不满,但这样可以让自己踏实和安全。


原来这个来访者小时候他的父母经常表达对他的不满,久而久之他就学会了在父母表达不满之前先自己对自己不满和攻击,这样父母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而且因为他总是对自己不满和攻击显示出自己佷上进的样子或者把自己弄病的样子,父母反倒对他关心起来,也就是只有他虐待自己,攻击自己,对自己不满的时候,他才能避免他父母的攻击,甚至得到父母的关怀。


这样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习惯:不能允许自己满意,不能允许自己快乐。一旦允许自己满意和快乐,不安就来了。


活在道德教条下的人,面对不道德的人会感到愤怒,或许你可以尝试感受一下自己,如果拿去愤怒,你会不会有的是不安,因为不道德让你不安,面对不道德的人让你恐惧,而你无法应对这种不安,所以你要愤怒,试图用愤怒解决问题,保护自己。


我们要走出应该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去直面自己的感受,直面愤怒之下的恐惧,并尝试去面对这种恐惧,解决这种恐惧,这当然并不容易,然值得尝试和追求,应该对于持有应该这枚利剑的人来说很像一个防御工具,他们用这个保护了自己,维护了自己,但因为保护维护的太厉害了,以至于没法让任何人靠近他们,他们也无法靠近任何人。


这个“人”里也包含了也他们真实的自己。


每一个应该都是在为指责做准备,为推开做准备,不要让你和别人和自己的关系里夹着一个应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