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心理咨询

专业咨询师为您的健康生活导航

电话 咨询热线: 13455519982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当前栏目:

首页 心灵绿洲

儿子经常偷钱怎么办?(上)

       母亲:儿子,今年12岁,从小挺听话的,没有什么大毛病。前些日子,有几次,我发现自己钱包里的钱老算不上帐,怀疑是孩子拿的,后来一问,果然是。每次也不拿多了,就是几十块钱。前几天,孩子去他奶奶家玩,他走之后,他奶奶发现自己钱包里少了60块钱,怕伤他自尊,没有问他,打电话给我说了。我问他,他开始不承认,我说你再不说,回来我告诉你爸,这才承认了。我和他爸都在机关里工作,平时很忙,对他关心虽说少点,但都是正儿八经的人,家里也不缺钱花,他这是怎么了?我和他爸是打也打过了,骂也骂过了,谈也谈过了,他爸还用手铐子吓唬过他,都没有用。我们该怎么办?希望王春福老师帮帮我们!
      王春福老师心理解析:偷指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问题行为。12岁的孩子,主体、客体概念已经形成,已经具备“物权”概念和所属意识,出现此类行为,应该引起重视。在以前的采访中,春福老师曾经多次讲过,儿童问题行为,很多都和家长爱的匮乏和不恰当有关,该案例似乎也不例外。
      孩子偷窃的原因很复杂,常见的有:
       1、他人有,自己没有,因羡慕或嫉妒而偷。例如,同学们都有手机,自己没有,看着同学们又是玩游戏,又是发短信,很羡慕,和父母要,父母又不给,就自己偷钱去买。
       2、恶作剧。这类孩子心中对父母不满,又不敢公然对抗,偷窃是一种“暗抗”。例如,想挑战、捉弄父母,想看到父母着急、生气的样子。
       3、与爱的匮乏有关。在这类孩子的家庭中,父母整天忙于工作或事业,对孩子感情投入极少。这类孩子,偷窃是为了引起父母关注,为了让父母更关心自己,更爱自己,并非真正需要钱或物
       4、不良家庭教育。例如,从小没有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例如,“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是一般的父母都会告诉孩子的,可是,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私自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不是对孩子进行教育,反而默认甚至大加赞赏,孩子为了获得大人的认可或赞赏,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这种行为,同时,也使孩子的偷窃行为,从认知能力不足使然,到品行障碍,甚至走上青少年违法的道路。
      5、与心理成熟度有关。例如,情绪管理能力较低,容易受情绪情感的驱使,当条件允许时,就可能失去理智,控制不住地拿回他人的东西,据为已有。
       6、禁果逆反。越是禁止的事情,尤其是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孩子越是好奇,越是想尝试。这一点,在学龄前的孩子身上也很突出,例如,家长怕孩子让电过着,不让孩子动插头或开关,通常会发现,等父母刚一转身,孩子的手已经放到了插头上。
       7、满足虚荣心。例如,为了得到同学的赞誉为了得到同学的尊重。
       8、不良家庭影响。例如,家长有偷窃行为的,孩子通常也更容易有偷窃行为。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有个别家长,甚至直接唆使孩子偷窃。
       9、受到他(她)人的强迫、威胁,被迫偷窃。这种情况在未成年的孩子们当中较多见,例如,一些偷窃犯罪团伙头目,就强迫、威胁孩子们偷窃。
      10、没有偷的概念。例如,学龄前儿童由于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孩子还分不清主体和客体,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拿。
 
         心灵园艺师档案: 王春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骨干师资,中国“百名心理咨询师”之一。2003年创办烟台三阳心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其为执行董事、法人代表,撰写的《意识的物质性初探》获得了山东省科协科技成果二等奖。在2009年9月,获得全国首届优秀心理学工作者称号。

       王春福老师咨询热线:13455519982,6219260

       栏目互动邮箱:qlwblxzk@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