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
1、完善自我概念。例如,能客观、全面地看自己,看他人。就这个孩子的情况来看,面对被气得瑟瑟发抖的同学,上去搂搂他的肩膀,拍打拍打他的肩膀,是一种友善、尊重、关爱的表现。说明孩子有同情心,有爱心。攻击性太强的人,通常是过于自我中心的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惹是生非,是不受欢迎的。
2、主动出击,多一些人际交往的成功体验。有自卑感的孩子,谦逊、友善,通常比较容易相处,也比较受欢迎。可以先和一些容易相处的孩子交往,可以试着帮助别人解决矛盾冲突。在交际中学习交际,在交际中了解人,认识人,学会和人打交道。
3、帮孩子学会处理冲突,提高解决冲突的能力。既然冲突再所难免,我们就必须面对冲突,适应冲突,解决冲突。自己解决不了可以求助,求助也不行,可以暂时搁置,机会成熟后再说。
解决冲突的主要策略是:⑴明确要处理的问题;⑵评估冲突当事人;⑶分析冲突原因和根源;⑷解决冲突的策略主要有:①回避、冷处理;②强制、支配;③迁就、忍让;④折中、妥协;⑤合作、协同;
4、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提高自己的心理活动强度。增加自己心理活动的耐受性。
5、“放养”可能更利于孩子成长。例如,不要侵占孩子的成长空间,不要“包办一切”, 不然,孩子很容易形成依赖。应该“放养”而不冷漠,忽视无理取闹,尊重合理要求。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从马戏团逃出来的狮子来到森林,一只鹿走过来,狮子心想“头上有角的家伙我肯定斗不过它。”又一只鹿跑过来,狮子想“跑的这么快我怎么追得上!”后来,这只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的狮子饿死了。马戏团的笼子好比父母过度控制的双手,抓得太紧、太死了,就会象狮子一样,连试一试的勇气都没有。
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帮助孩子获得他们所应该掌握的生存技能,包括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运用能力等。丰富生活经验,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任务,如,生活自理能力。不过,在为孩子提供锻炼机会时,还应注意到个体生命发展的不均衡性。在锻炼中,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提出难易层次不同的要求,使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跳一跳,够得着。对能力弱的孩子要特别关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看到自己的进步,继而激发孩子的自尊自信。
6、鼓励孩子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鼓励孩子适当的“闹腾”, 不包括无理取闹。例如,让孩子的闹腾“获益”。
7、允许孩子有一点“野性”。 在自然界,狐狸妈妈通常不会为了保护弱小的孩子,而制约其他孩子的野性发展。在人类社会,似乎也不应该倡导逆来顺受,任人宰割,例如,有人对自己实施肢体攻击,不排除“反击”,至少不要让人伤害到自己。
8、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多赞美、欣赏孩子。例如,在比较的方法上,多一些纵向比较,少一些横向比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怯懦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的身上肯定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挖掘利用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并逐渐在集体中得到增益。例如,那些反应敏捷的儿童,虽然能踊跃举手回答问题,但是,其中也有不少时候未经考虑就仓促回答,结果往往是答非所问,不着边际。而相反,那些表面上看起来畏畏缩缩的孩子,在回答老师和家长提出的问题时,却能比较全面、深入地回答一些问题。
心灵园艺师档案:王春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骨干师资,是中国“百名心理咨询师”之一。烟台职业学院客座教授。2003年创办烟台三阳心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其为执行董事、法人代表,其撰写的《意识的物质性初探》获得了山东省科协科技成果二等奖。2009年10月18日,获得全国首届优秀心理学工作者称号。
王春福老师咨询热线:13455519982,6219260
栏目互动邮箱:qlwblxzk@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