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咨询师为您的健康生活导航
咨询热线: 13455519982
专业咨询师为您的健康生活导航
|
一,孩子胆怯与恐惧的原因 儿童由于年龄小阅历少,容易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认识和信心,碰到麻烦时表现出无法应付、神情紧张、退缩或恐惧,对一些常见的事物有时也会表现出恐惧的心理。实际上,儿童先天恐惧的东西极少,即“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般只有大声、悬空等少数的刺激才会引起他们的恐惧感。儿童的恐惧多半是后天习得的。由此可 以发现,儿童的胆怯与后天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二,据学者的研究,儿童胆怯的类型如下: 1.条件反射形成的胆怯。譬如,儿童学弹钢琴弹不好,遭到父母的严厉训斥甚至过重的惩罚,便有可能不敢弹琴,并且一见到钢琴就紧张。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学习某项专长失败了,有些就败在条件反射形成的胆怯。 2.泛化式的胆怯。这种胆怯是儿童对过去的痛苦经验或情境相似的事物产生恐惧。如小学生某门功课考试成绩差,被父母痛打一顿之后,他们可能特别害怕再考那门功课,进而可能会恐惧一切考试。在这些孩子心目中的逻辑是:考试就是大难临头了,肯定考不好了,肯定还要挨打了等等。这样的心理对于正常的学习破坏性很大,有可能导致恶性循环。 3.模仿式的胆怯。这是通过观察或模仿而形成的恐惧心理,如看到母亲怕蛇自己也怕了起来,看到同伴被大同学欺负自己也怕大同学了。前面举的两个典型案例均与此相关。陈明志见过班里同学怕那位小霸王,自己也深怀恐惧;朱志斌也许见过别人家失去亲人的悲惨情景,一听说“妈妈死了”便恐惧过度,进而引发精神分裂症。 儿童过分的胆怯与恐惧,往往会影响其健康个性的形成,长大后表现为退缩、压抑、过于敏感和谨慎、胆小怕事、不求进取等不良心态与行为,铸成悲剧命运。概括说来,造成儿童胆怯有两大原因,第一是家庭过度保护,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缺乏基本的适应能力,对微小的刺激都承受不了;第二则是家庭缺乏保护,使孩子在毫无准备情况下,受到难以承受的刺缴和惊吓太多。 三,怎样培养孩子的胆量 《美国孩子为什么胆大》,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原文如下: 每年夏季到来,日本都举办孩子们参加的夏令营,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在夏令营中,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不同年龄的儿童。据国际夏令营组织者和辅导员称,他们发现美国孩子胆子最大,不怕天黑夜暗,不怕单独外出,不怕山高水急,不怕荒野密林,不怕昆虫兽类,可以说什么都不怕。令人不解的是,不需大人陪伴的情况下,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危险。为什么会这样呢?富有20多年儿童教育经验的辅导员冈崎喜子特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亲自到美国考察1年,访问了各种职业的215个家庭。她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家庭重视教育孩子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并培养孩子在各种环境中保护自己的能力,使孩子心理上没有什么恐惧感,因而其行为表现为勇敢无畏。 冈崎喜子的调查报告中有许多美国家庭的实例,现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各选几个,也许我们从中可以受到些启发。 1.工程师杰姆斯带着3岁的儿子到城外10千米的乡下看望父母。吃完晚饭,天已经黑了,进城的公共汽车也停开了,如果住下,等第二天天亮再回城,是合乎情理的。可是,他不这样做,而是带着儿子步行进城,儿子走一段,他背儿子一段,就这样摸黑回了家。他为什么这样做呢?他的回答是,从小让孩子熟悉黑暗,他便不怕黑暗。 2.约翰书拉姆夫妇是从事生物工程的,每到假日,便带着8岁的儿子与5岁的女儿到山区旅游。遇到山涧需要渡过时,便叫儿子观察水势,寻找徒涉点,然后由父母决定是否可行。如果选择不当,便讲明道理,让儿子懂得如何识别水深、流速。上山时,他们从不乘索道车,而由儿子选择登山路线。走到途中,如果遇到悬崖峭壁,便让儿子判断能否攀登,如何攀登,有无危险,怎样保障安全。孩子经过多次登山过河的实践,见了山和水就不害怕了。 3.医生戴维·斯洛文经常带着5岁的女儿到自然博物馆、动物园与植物园去,随着女儿的兴趣任意参观。父亲当义务解说员,遇到父亲也不懂的问题,便及时向工作人员请教。女儿到10岁时,已能识别220种动物、 160种植物,并懂得它们的习性以及对人类的作用。女儿原来见到壁虎就吓得哭起来,现在自己饲养壁虎。 4.布赖恩·欧文夫妇忙于商业工作,晚上有时不回来,9岁的儿子经常独自在家。夫妇俩教育孩子做到“四个不”:不与陌生人交谈,不坐陌生人的汽车,不在马路上无故停留,不给陌生人打开房门。他们还教育孩子在天黑以后做到“四个要”:要打开临街房间的照明灯,要打开电视机,要接打进来的电话(若对方说不出爸爸妈妈的名字,便礼貌地回答没有这个人),以上三点都是为了表示家里有人;最后一点是要在睡觉前给爸爸或妈妈打一个道“晚安”的电话。 5.时装设计师密契尔有一个10岁的女孩和一个7岁的男孩。他常利用假日带孩子上街,随时随地讲解交通规则和注意事项,说明怎样做危险,怎样做安全。如过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线,最好等有大人时与之同行;马路上即使没有车辆,亮红灯时也不要擅自通过;在人行道上行走时,要走在街道里边一侧,或靠近房屋一侧;不要在停着的汽车旁边停留,防止车启动时被撞;不要在人行道或马路上奔跑和玩耍;不要在街上参与围观,等等。这样,孩子一个人上街或放学后一个人回家就不害怕了。 请注意,冈崎喜子考察215个美国家庭后得出的结论:美国家庭重视教育孩子认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并培养孩子在各种环境中保护自己的能力,使孩子心理上没有什么恐惧感,因而其行为表现出勇敢无畏。细想一下,人为什么恐惧?主要是对面临的事物不熟悉不适应。譬如,你走进一幢陌生的黑房子难免惊恐万分,而在家中再黑也不会恐惧,因为你熟悉和适应并有足够的能力对付。 四,几种培养儿童胆量的方法: 1.刺激适应法。向孩子介绍他所恐惧的事物,使之熟悉此事物的特征。然后,让孩子逐步接触其恐惧的事物,适应一段之后,加大孩子与恐惧事物的接触频率,孩子的恐惧感便渐渐消除了。千万注意不可猛然接触,而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2.榜样模仿法。有意让胆小儿童从影视或书刊中看同龄人的胆大行为,并立刻鼓励他们也试一试,做某件平时不敢做的事情,如夜晚到门外看一眼,或走一小段夜路(大人可隐蔽跟在其后)。当孩子完成之后会信心和勇气大增。 3.技能训练法。家长和教师可以辅导孩子练习。当孩子感觉自己有自护本领,胆怯度会越来越低,自会从容面对一切。 |